陶瓷業也難躲天然氣鍋爐改造
網址:www.chinazhongchuang.cn 更新時間:2017-01-11 11:59 瀏覽次數::136次
中創機電官網獲悉,遠在我國南方的佛山陶瓷業使用的鍋爐也難逃天然氣鍋爐改造的“噩運”,要求9月底前必須改造為天然氣鍋爐、電鍋爐或者其他使用清潔能源的鍋爐。
2014年5月《佛山市陶瓷行業大氣污染深化治理實施方案》規定,在2014年9月30日前所有陶瓷企業完成煙氣治理,必須完成高污染燃料燃燒設施(包括鍋爐、窯爐和噴霧塔)的淘汰或更換,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確保全面達到排放限值要求,治理驗收的唯一依據就是國家強標《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以下簡稱陶瓷國家標準)。
隨著9月30日益臨近,佛山環保整改50天倒計時已掛在各陶企負責人的心中。8月11-13日,記者調查了在佛山有生產基地的陶瓷企業,了解它們環保整改方面的情況。
燃煤鍋爐改天然氣鍋爐正在進行時
從近日調查情況來看,佛山陶瓷生產企業有40多家,之前使用水煤氣作為生產燃料的企業約占90%,現在為應對環保整改,該類企業正密鑼緊鼓地開展大規模天然氣鍋爐改造。而早已完成天然氣鍋爐改造的陶企僅占10%,環保整改壓力相對較少,對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影響略少。
已完成天然氣鍋爐改造的佛山某知名品牌陶企負責人表示,9月30日,是環保部門給佛山陶企環保整改大考的日子,“大考”的標準是陶瓷國家標準,對于這一嚴苛的標準,佛山的大部分企業還是兢兢業業過日子,如果未能達標,則會受到處罰,甚至停線停產,這對于今年陶瓷行業不景氣下的陶企,無疑雪上加霜。
據調查,佛山的大多數陶企在進行煤改氣改造外,還有少部分企業對于廠區內技術過時、煙氣處理不達標的脫硫塔等環保設備進行更新升級換代。
廣東陶瓷協會副秘書長王衛國表示,佛山區域內尚有40多家陶瓷生產企業,它們的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禪城區南莊鎮、南海區西樵鎮等地,之前多數使用水煤氣作為生產燃料,煙氣排放超標較為嚴重,這是環保部門重視和責令整改的重要因素。
面對懸在頭頂的環保利劍,佛山陶瓷生產企業是否都在為達成標準而進行環保設備的改造引進呢?
答案顯然不一致。常為陶瓷行業媒體和網站撰寫言論的某知名學者認為,環保降耗一直是陶瓷行業必須正視的問題,而且今年是“環保年”,政府和環保部門整治陶瓷生產企業環保問題的力度,佛山當地的陶企不容忽視。從今年5月份《佛山市陶瓷行業大氣污染深化治理實施方案》中即可窺見。“但是,部分陶企還是存在一定僥幸心理,它們會認為這像過去的風潮一樣,風過去了,企業照常生產。”當然,天然氣鍋爐環保整改投入的設備購買、技術改進以及人員調整等各方面累加起來的費用,對陶企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成本。
50天后,天然氣鍋爐改造躲不過的坎
在調查當中,生產基地位于禪城區內的某陶企生產負責人也表示,天然氣鍋爐環保設備改造的成本不是以百萬計,而是千萬級別的改造,因此,對于規模較少的陶企無疑是一筆沉重的開支。企業現在做了兩種方案,一個是爭取在9月30日前,完成生產任務,在風聲緊的月份停產,靜等風潮過去,另一個方案是將生產基地轉移出佛山。“我們預感到佛山的環保政策只會越來越緊”。
廣東蒙娜麗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留下還是轉移,環保問題都是繞不過去的,陶瓷企業應自覺按照陶瓷國家標準,實施天然氣鍋爐環保整改,變被動為主動,整合一切社會資源與力量,引入有實力和經驗的環保企業,一起成立聯合攻關小組,把國標當成是命懸一線的一把利劍,全力以赴,用集體的智慧和技術方案與設施去攻克它,最終達到國際排放的限值要求”。因為惟有如此,陶瓷行業才能生存下來,才有可能持續健康地發展,蒙娜麗莎不會因為國標即將修訂就中斷技術改造,因為“長遠來看標準只會越修越嚴”。
既然天然氣鍋爐環保整改問題,佛山陶企甚至全國各產區的陶瓷企業都無法躲過,那么企業在環保整改規劃中是一次性高標準、高要求、大投入完成整廠設備的天然氣鍋爐環保整改,還是對關鍵環保設備開展分階段改造呢?
張旗康認為,陶瓷企業天然氣鍋爐環保設備改造更新應該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天然氣鍋爐節能環保是未來生產企業的基本要求,環保標準的趨勢是越來越嚴格,因此,陶瓷企業應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對策。
上一篇:回收焦爐尾氣輸送到燃氣鍋爐再利用
下一篇:青島燃煤鍋爐改燃氣鍋爐換新顏
TAG:天然氣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