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熱水鍋爐供暖溫度不均是怎么回事?
網址:www.chinazhongchuang.cn 更新時間:2017-01-11 14:56 瀏覽次數::185次
同是一家供熱公司供熱,為什么有的小區暖氣熱得燙手,而有的小區卻冷得捂被?昨天,已經完成智能供熱改造的大連一川供熱有限公司的于經理幫市民分析,家中暖氣不熱的幾個原因。據其介紹,智能熱網能夠解決用戶室溫冷熱不均的問題。
問題1一棟樓里樓上樓下室溫差五六度
徐先生2012年在西山水庫附近柳樹南街某小區買了一處90多平方米的多層房子。“地熱取暖效果好,而且不占空間,”徐先生說,很多人都這樣說,自己裝修時,就做了地熱。可結果,到了取暖期,自家的室溫并不高,也就在二十一二攝氏度,在家還得穿著毛衣毛褲。可在徐先生家樓下,裝修沒有做地熱,保留了房屋原有的暖氣,可室溫達到了二十七八攝氏度。
徐先生每次到樓下的鄰居家串門,心里感覺非常不平衡,自家做地熱多花錢了,可取暖效果卻遠不如人。
對此,徐先生多次找到裝修做地熱的師傅反復調試,結果還是一樣。徐先生介紹,裝修師傅說他生怕做出的地熱不熱,所盤的地熱管比正常的多出十多圈,究其原因,他也百思不得其解。
■解讀
問題在于地熱盤管過長。裝修人員特意將盤管圈數增加,目的是增加地熱的散熱面積,豈不知造成循環水的水流阻力增大,導致水流不暢。
問題2同一小區兩排樓供熱效果迥異
還是在徐先生所在小區,鄰近小區前側是一排多層房屋,而后面一排是兩棟11層的小高層。2012年取暖期時,多層暖氣取暖效果好,而后面一排的兩棟小高層的取暖效果很差。很多居民到小區物業找,最終找到了供熱單位——大連一川供暖有限公司。
供暖單位查找原因,最終發現原來小高層暖氣管子管徑是80毫米,沒有達到供暖設計管徑為125毫米的要求,熱水流量不夠,致使小高層普遍室溫上不來。
■解讀
問題在于燃氣熱水鍋爐室外暖氣管道設計或施工存在缺陷。室外燃氣熱水鍋爐暖氣管道的粗細是根據取暖面積的多少,和樓層高矮計算出來的,有的設計人員經驗不足,或者施工偷工減料,造成的整棟樓循環水流量不夠。
問題3一家供暖企業管倆小區室溫差得遠
在高新園區某小區,一住戶張先生說,自家的暖氣摸上去只溫乎,每天下班回到家里連睡衣都不敢換,吃完飯坐到沙發上看電視,還要拿被子蓋上保溫取暖。而相鄰的小區李先生卻反映,自家的暖氣熱得燙手,家里室溫接近30℃,“要是天氣好,家里還得開著窗戶,才覺得舒服。”李先生納悶,“同是一家供暖企業供熱,怎么就冷暖差異這么大?”
像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有這兩個小區是這樣。
■解讀
如果一小區內用戶采集到的室溫過高,控制系統會直接發出指令至換熱站的電動閥,關小供水流量,減小換熱量。如果另一個小區內用戶采集到的室溫偏低,控制系統也會自動發出指令,增加該供熱站的供水流量,增加換熱量。
分析
家中暖氣不熱的其他原因
很多人認為,家里暖氣不熱是鍋爐燒得不好,可能是認識上的誤區。
一川公司于經理分析了暖氣不熱的幾個原因:一是戶間傳熱比較大,造成的室溫不高。他表示,樓上樓下全停供,會造成室溫降低3-4℃,僅樓上或樓下一家停供,會影響室溫降低2℃;二是裝修暖氣設計有缺陷。很多人認為家中暖氣片越多,家里越暖和,其實不然,暖氣片過多,會造成水流的阻力過大,造成水循環不好,導致室溫降低。這種現象也較為普遍;三是私改亂改暖氣,導致室溫降低。這種情況較為多見,比如在陽臺上增加暖氣片,在客廳中增加暖氣片,水流阻力增大,導致水流不暢。
于經理提醒,如果家中暖氣不熱,可與當地供暖單位取得聯系。
多知道點
燃氣熱水鍋爐出水并不直接進入居民家
絕大多數市民會以為經過鍋爐加熱的熱水通過供熱管道,直接進入百姓家。
大連一川供熱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孫光說,進入居民家的暖氣水是換熱站至終端的循環水。
孫光解釋,燃氣熱水鍋爐供水一般是80—100℃的高溫水,如果這一水溫直接到了用戶家,可能會燙傷用戶,同時也很可能損壞地熱管。其實,高溫水是被直接輸送至換熱站,經過換熱器換熱,再循環回鍋爐中。
而從換熱站進居民家的是二次網中的循環水,它經過換熱器吸收高溫水中的熱量,升溫后進入用戶家,然后再循環至換熱站,周而復始。
二次網中供水溫度一般在50℃左右,回水水溫一般在35—40℃之間。
好處
不但節能降耗而且降低成本
以前燃氣熱水鍋爐供熱存在“欠熱”,用戶室溫不達標;再一個是“剩熱”,供熱多了,造成熱源浪費。智能供熱將會給按需供熱提供成熟的技術條件,將有效解決“熱得開窗,冷得捂被”等冬季供熱不均問題。采取智能供熱,不但供熱安全、供熱質量都會得到保障,而且會大大降低供熱成本,同時還能節能降耗。
一川供熱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孫光介紹,原來燃氣熱水鍋爐供暖期每班6名司爐工,3班倒,共需18名,現在每班僅需4名司爐工,3班共需12名。換熱站需要2名運行員,此次改造后,換熱站可以無人看守。減少操作人員28人。
節能降耗的同時,將會環保。監測到的煙氣含氧量,如果超標,系統會自動發出指令,燃氣熱水鍋爐司爐工會檢查除塵系統是否正常運轉。
記者探訪供熱公司詳解家中暖氣咋熱的
智能熱網根據居民家中溫度調節供熱量
何謂智能供熱?它如何實現?昨天,記者走進已改造完成的大連一川供熱有限公司尋求答案。該公司生產部部長孫光將記者帶進了位于鍋爐房二樓的控制中心。“L”形的工作臺上擺放著8臺電腦。透過控制中心的室內窗玻璃即可見外面的2臺巨型燃氣熱水鍋爐。
智能供熱成重大民生工程
甘井子區現有供熱企業42家,供熱面積4300萬平方米,熱用戶43萬余戶。為了解決“熱得開窗,冷得捂被”等冬季供熱不均問題,今年甘井子區將智慧熱網當作重大民生工程進行實施。截至目前,甘區有2家企業已徹底實施了智能供熱改造,這2家企業分別是一川供熱有限公司和泉水新技術工程公司,其中一川供熱有限公司供熱面積達60萬平方米,而泉水新技術工程公司的供熱面積達到了620余萬平方米。
甘區供熱辦表示,今冬明春過后,還將有更多的燃氣熱水鍋爐供暖企業實施智能供熱改造。
設置102個室內測溫點
談及智能供熱,孫光介紹,從今年9月開始,公司投資150萬元,完成了智能供熱的燃氣熱水鍋爐改造。包括102個用戶室內測溫點,其中每小區布設6個點位,每個溫室大棚布設2個點位。這些測溫點位的選取極具代表性,都是頂樓或把邊住戶。“這些用戶家里的室溫達標了,其余住戶肯定沒有問題。”孫光說。
鍋爐房供熱參數新增10余個
實時室溫拿到了,這不算完。此次智能燃氣熱水鍋爐供熱改造,還對控制中心和鍋爐安裝了監測點位,在原有的鍋爐供水水溫、壓力等20余個供熱參數的基礎上,又新增了煙氣含氧量和每臺鍋爐循環水量等10余個參數。
102個室內測溫點監測到的實時溫度和換熱站、燃氣熱水鍋爐監測點位監測到的各參數均自動上傳至控制中心,控制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此時鍋爐的供熱量。燃氣熱水鍋爐司爐工根據電腦屏幕上顯示的供熱量,通過電腦自動調控上料多少。
概念
智能熱網鍋爐操作要看供熱量
以前燃氣熱水鍋爐操作,要看室外氣溫來調節供水溫度。智能供熱改造后,要通過室外的氣溫數據,來看供熱量大小。智能供熱系統會將采集到的用戶室內溫度和各種參數,經過科學處理,得出在這一氣溫下,所需要的實時供熱量。供熱系統會自動上料進行調整。同時也可手動調節供熱量。
如果一小區采集到的室溫過高,控制系統會直接發出指令至換熱站的電動閥,關小供水流量,減小換熱量。如果燃氣熱水鍋爐另一小區采集到的室溫偏低,控制系統也會自動發出指令,增加該供熱站的供水流量,增加換熱量。
釋疑
為什么司爐工要看供熱量
很多人認為家里室溫熱不熱,取決于燃氣熱水鍋爐房鍋爐燒得好不好。其實不然,孫光解釋,家里熱不熱取決于供熱量。
他舉例說,如果供水為50℃,回水是40℃,供回水溫差是10℃;如果供水水溫為40℃,回水水溫是30℃,供回水溫差也為10℃,兩者的供熱量是相當的。
所以,僅看供水溫度來判斷供熱效果是不準確的。